缤纷班级

当前位置: 首页 >>缤纷班级>>正文

小蜗牛大世界
发布者:于汶珊   发布时间:2019/11/3 21:30:13   浏览次数:1575

国庆七天小长假结束了,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后都在分享自己在节假日里的见闻,乐乐在和小朋友们分享自己节假日去农村游玩的经历:“我和你们说,我国庆节和爸爸妈妈去了农村,我还在田里抓到了小蜗牛呢!”“真的吗?你抓回家了吗?”“小蜗牛在家里能养活吗?”“能带来给我们看一看吗?”孩子们纷纷和乐乐讨论起蜗牛来......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班开展了“小蜗牛大世界”的班级项目活动。

段是饲养蜗牛,第三阶段探索蜗牛的秘密。整个活动的进行围绕幼儿的发现、关注的问题层层展开,步步深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表达,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热情,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孩子们对蜗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掌握照顾蜗牛的基本知识,老师制作了一张“小蜗牛大世界”的调查表,让孩子们在饲养小蜗牛之前先了解蜗牛朋友。孩子们就蜗牛的种类,蜗牛喜欢生活的地方,以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并和同伴分享了自己的调查结果。

谷谷说:“我调查到蜗牛有很多种类,有苹果蜗牛、非洲大蜗牛、白玉蜗牛。”

小满说:“我知道蜗牛的种类不一样,它们的背壳形状和大小也是不一样的。”

乐乐说:“可以在农田里找到小蜗牛,因为自己就是在田里找到蜗牛宝宝的。”

一一说:“蜗牛喜欢潮湿的泥土,所以在下过雨的泥土里可以找到小蜗牛。”

多多说:“蜗牛宝宝最喜欢吃蔬菜、胡萝卜和苹果。”

    对蜗牛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之后,教师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你认识蜗牛吗?问题一出,孩子们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在公园里见过小蜗牛,有的吸在石头上,有的在地上。”有的说“蜗牛有很多的触角。”有的说“蜗牛走过的地方会有痕迹。”有的说:“蜗牛的背壳可以保护它的身体,所以一遇到危险它就会躲起来。”还有小朋友提出了一些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蜗牛是怎样生宝宝的?”“蜗牛可以听见声音吗?”“蜗牛的壳子碎了还能长出来吗?”“蜗牛有没有牙齿?”“蜗牛可以活多久?”等,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幼儿对于蜗牛的探索。同时,教师也了解到幼儿的原有经验和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最感兴趣也是最期待的莫过于饲养蜗牛了。班里的小朋友带来了四只小蜗牛,前期孩子们已经探讨过蜗牛饲养的住所、食物等方面的问题(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孩子们对于饲养蜗牛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

一开始,所有的小蜗牛都被饲养在一个盒子里,里面倒了些水,还放了些菜叶。孩子们发现,蜗牛每天都会吸在盖子或者盒子壁上,从来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多多说:“可能水太多了,蜗牛喜欢潮湿,但不喜欢太多水。”笑笑说:“蜗牛可能喜欢在潮湿的泥土里生活。”依依说“蜗牛喜欢黑暗的地方,所以他吸在顶上,那里不会照到阳光。”孩子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也有孩子希望为蜗牛布置一个蜗牛喜欢的家。

就在孩子们想要着手设计蜗牛的家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天彦宇在为蜗牛打扫房子的时候忘记将盒子扣上了,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孩子们发现,蜗牛少了一只,会去哪儿了呢?孩子们找了好一会儿,发现蜗牛“越狱”了,并且掉在了地上,壳也摔碎了。“老师,蜗牛的壳子碎了,还会长出来吗?”“蜗牛身体都露出来了会死掉吗?”孩子们都很担心摔坏的蜗牛,老师带孩子们查阅了资料,发现蜗牛的壳子,如果只是碎了一点是可以修复的,但是如果碎的比较多,那就可能会死掉。听说蜗牛可能会死,孩子们就更加用心的去照顾小蜗牛,总是去摸一摸小蜗牛,想看看它还是不是活着。但是不幸还是发生了,就在蜗牛壳碎的第三天,小蜗牛还是不动了。有小朋友说小蜗牛每天都要往上爬,一定是不喜欢这个家,这样更坚定了孩子们想要为蜗牛安家的想法。

教师顺应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为蜗牛设计房子。教师带孩子们分小组设计蜗牛的房子,每个小组都为蜗牛设置了不同的家,并把蜗牛放进去,然后进行小组观察,当然每一种家里都会放置适量的蔬菜,方便蜗牛食用。幼儿为了为蜗牛准备房子,提前带来了新鲜的菜叶,还从芳草园挖了泥土,拔了些草等,为蜗牛布置家,并把蜗牛放了进去,还设计了蜗牛的家观察表,准备第二天进行观察。

第二天一来园,孩子们就迫不急待的来看蜗牛。“快看呀!有两只蜗牛在泥土的家里,它一定喜欢有泥土的家。”孩子们发现蜗牛跑到了泥土的家,赶紧在蜗牛的家记录表上为泥土画上了爱心。“还有一只在有水的家里。”“为什么原来那个有水的家它不喜欢,这个却呆在里面?”“原来那个水太多了,它会被淹死的。”孩子们经过讨论,不仅发现了蜗牛喜欢生活的家,还观察比较出了蜗牛不喜欢原来那个家的原因。

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观察,对蜗牛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发现和提出了许多问题。一天有小朋友在为蜗牛打扫家的时候发现,前一天喂了小蜗牛胡萝卜,今天拉出的便便居然是橘色的,小朋友们就猜想,难道蜗牛拉的便便的颜色和它们吃的东西有关吗?教师抓住这一兴趣点,带孩子们开始了一轮新的探索,发现蜗牛的秘密。

需要解决的问题:蜗牛便便的颜色和什么有关系?问题一出孩子们开始想,怎样做实验才能看出蜗牛拉的便便是不是和吃的东西有关呢?有小朋友说“可以先给蜗牛吃一种食物,观察它的便便颜色,第二天在换一种食物,观察它的便便颜色。”也有小朋友说“可以把蜗牛分成三组,分别喂不同食物,得出结论后在小组分享。”为了实验更加具有操作性,以及更直观的看出实验结果,老师决定带孩子们进行第二种实验。

在制作了三中相同环境的蜗牛小窝之后,孩子们在三个家里分别放了不同种类的食物:胡萝卜、西红柿、青菜叶,并根据多放材料设计了一张记录表,准备记录实验的结果。第二天孩子们开始观察蜗牛便便的颜色是否有不同。随这一实验活动的开展,幼儿得出了蜗牛便便的颜色与吃什么食物有关的结论。

孩子们对于蜗牛的喜爱一直非常浓厚,所以除了在课程中设置关于蜗牛的探索活动,在区域游戏中也有不少关于蜗牛的游戏。例如:与种子的秘密主题有关的用豆子来拼蜗牛的图案、运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绘画蜗牛赛跑的场景、利用粘土装饰各种各样的蜗牛壳、利用毛根、纸绳等装饰蜗牛。

同时在主题墙的创设过程中,老师也考虑到了与课程的密切联系,按照线索将孩子们探索蜗牛的过程呈现出来。孩子们还对小蜗牛说出了自己的期望,乐乐说:“小蜗牛要坚强一点,不要再摔碎壳了。”小满说:“蜗牛你要多吃一点,这样就能快快长大。”果儿说:“希望蜗牛妈妈能生一百个宝宝。”多多说:“但愿蜗牛能在大三班活得长长久久。”孩子们在自由宽松、自主探索的环境里,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自信和合作精神,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更学会了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了分享。

IMG_6990(20191103-21355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