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师幼互动时而彼此吸引,时而互相着迷,师幼互动有时自然发生,有时匆匆而来……
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形式。为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保教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精神,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师幼互动”的内涵,探寻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2025年6月6日,我园幼小衔接教研组开展了“倾听回应,互动共生”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经验分享,互动有悟
案例一《真正“到场”实现有目的的师幼互动》
戴晓雨老师通过班级建构区游戏中“地铁站搭建”案例,反思教师过度主导的问题,她以《幼儿园保教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基础,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为幼儿制定了个性化的发展目标,用启发式提问代替直接解答,借助肢体语言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让师幼互动成为幼儿自主思考与成长的桥梁,在细节中践行“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核心。
案例二《童心守护非遗,以提问撬动深度师幼互动》
章慧萍老师结合班级生活化课程以提问为桥梁,让非遗传承与童心成长同频共振,她深度研读师幼互动的“提问”的秘诀,更将这份巧思融入班级区域游戏中。她以“开放性提问、层次追问、启发性提问”等策略,帮助幼儿建构“思维支架”,让每个问题都成为幼儿观察、思考、试错的起点。她让师幼互动成为一场“以童心为帆、以提问为桨”的非遗探索之旅。
话题研讨,互动有识
听完了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教师们逐个分享自己的倾听感受。于老师指出:“戴老师对教师与幼儿的师幼互动进行重新架构后,对幼儿发展现状的评估与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刘萍老师也表示:“小老师注重通过观察幼儿游戏中的问题,再通过提问推动游戏的进展,这对教师现场捕捉幼儿的问题的能力有一定挑战,也是我们日常使用比较多的策略,对教师的专业储备有所要求。”……
教师们各抒己见,现场研讨氛围满满,接着,在主持人王静老师的带领下,教师们围绕“幼儿在区域游戏时,面对不同状态的幼儿教师可以如何开展有力的师幼互动”话题展开研讨并梳理出具体可实施的路径。
现场教学,互动有质
紧接着,教研组长李秋杰老师展示了一节大班社会活动《我会合作》。李老师充分利用园所资源——“小推车、沙袋”带幼儿进行了一场合作探究之旅。她通过气泡图、场地规划图、记录表等形式帮助幼儿快速明晰游戏规则,鼓励幼儿探索同伴合作的小秘诀,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学会分工合作,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社会领域教育渗透于生活的理念,让观摩教师深受启发。
课例点评,互动有效
观摩结束后,每位教师踊跃发言,既肯定了课例中情境创设生动、幼儿参与度高等优点,也针对活动延伸环节的拓展性等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比如颜老师评价道:“这节活动,教师对于活动节奏的把控能力很强,包括孩子们激烈比赛时强调现场秩序、讨论时引发幼儿深度思考,使整个活动张弛有度。”章老师说道:“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可以延伸至生活中,使幼儿在遇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时,也会有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教师们的建议为优化社会领域教学中的师幼互动提供了新思路。
专业引领,互动有解
活动尾声,刘卉副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她提出:“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学会使用开放性提问或动作给予幼儿恰当的暗示,帮助幼儿解开生活中的难题;其次,教师要具有高阶思维,继续研读书籍《有力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拓展思维,提升学习的质量,让师幼互动真正落地。”
真正好的教育关键是和孩子充满爱意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有沟通,有回应,有融合,给孩子发展的机会。同时,温暖的师幼互动会促使孩子把他的个人兴趣和个性展示给你看、分享给你听,这也是教师能获得的莫大乐趣。
上一篇:劳动润童心,研学求进取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