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幼儿园”搭建之旅
一次饭后阅读中,小朋友们被一本新的图书《建造师杰克》所吸引,故事中
杰克建筑了很多厉害的建筑物房子,孩子们对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萌发了要在建构区建造房子的愿望。要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呢?孩子们讨论决定,搭建我们的幼儿园“芳园西路幼儿园”。
一、初次搭建“我的幼儿园”
第1次绘制的设计图纸
从孩子们的设计图中可以看到,他们初期的幼儿园结构比较简单,在实际搭
建中也只是围合出一块区域,分割出几块操场。
在区域分享时,同伴们提出跟我们的幼儿园一点也不像。建构区的小朋友开始思考幼儿园到底是什么样子?幼儿园里有什么?
问题一: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里有什么?
果果:“幼儿园里有操场、有教室。”
西西:“还有我们的小菜地。”
小布丁:“还有滑滑梯、山坡。”
解决措施:
利用散步时间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幼儿拍照记录。
教师将幼儿拍摄的照片打印出来张贴在建构区便于幼儿参考,幼儿根据自己理解将这些照片用画笔表征出来。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也发现幼儿园里有很多东西,除了滑滑梯、山坡、还有沙池,广播站、国旗,也为他们绘制第2次设计图,提供了有利的参考。让他们对幼儿园的区域划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第2次绘制的设计图纸
孩子们通过写生的方式画出幼儿园的各个建筑物。
二、再次搭建“我的幼儿园”
孩子们看着画好的设计图,开始分工合作进行再次搭建。在搭建幼儿园第一
层楼顶时,幼儿提出材料不够。他们又开始思考:材料不够,怎么办?
问题二:材料不够,怎么办?
同伴讨论,解决问题:
1.缩小幼儿园搭建范围;
2.国旗台的材料用其他材料代替;
3.统计已有材料,进行大致估算。
解决措施:
协助幼儿清点建构幼儿园所需材料,引导幼儿做好记录;
协助幼儿用赛选的方式,选择最感兴趣的建筑物进行搭建。
顺利搭建“我的幼儿园”
有了以上充分的准备,孩子们搭建进行得十分顺利。分工合作,虽然幼儿园
才建好教学楼和小菜地,但也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参观。
孩子们边搭建边讨论,分工合作,默契十足,很快就把幼儿园的主体建筑物“教学楼”完成了,后期又增添了国旗台和沙池。
我们的思考
思考一:问题驱动
孩子们在建构“我的幼儿园”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也经历了多次失
败,甚至重新开始,但孩子们从头到尾都很坚持,也很期望完成目标。通过问题驱动,幼儿对学习充满热情,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表现出好奇心和兴趣,积极探索与主动完成任务。
思考二:空间与时间
建构游戏具有连续性,只是孩子有兴趣,同一个主题的搭建活动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为了让孩子们在建构区中有深入探究的学习,我们班的建构区都是固定的人周期为一周,这样幼儿就不会出现搭建还未完成就换成其他小朋友。
孩子从建造“我的幼儿园”这个想法出发,在班上建构区里尝试再尝试,修改再修改,不断的讨论,终于在建构去重现幼儿园。这也归功于孩子们拥有充裕而连续的时间,才能一步步累积丰富的搭建经验。
思考三:强调合作
“我的幼儿园”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小组成员相对稳定。幼儿可以尝试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交流和讨论,共同克服困难,并在教师适时指导与帮助下确保学习顺利进行。
思考四:关注表达
在搭建幼儿园的过程中,孩子运用语言表达、绘制设计图等,表征与表达自
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出自己基于实践得出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是
引导者、支持者,也是挑战孩子思考的挑战者。要仔细聆听孩子的想法,并实际
提供孩子需要的材料、场地、时间,鼓励孩子讨论、合作。
未完待续
我们的故事并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在和孩子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示
他们不仅要搭出自己的幼儿园,他们还想搭建出自己梦想中的幼儿园,让我们一
直追随孩子的脚步,支持、引导他们深入建构。
上一篇:花样跳绳乐趣多
下一篇:迎新年---我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