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可爱;
小草遇到了春雨;
嫩芽遇到了春苗;
枝条遇到了阳光;
而我们遇到了春天。
春天到了,幼儿园的小草变绿了,种子发芽了,小树也冒出了小嫩芽……幼儿园的变化激发着小朋友们的好奇心,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舌尖上的春天:味蕾的自然之旅
清明节踏青归来,孩子们采摘的荠菜、马兰头、春笋引发了关于“吃”的讨论。为满足好奇,我们发放“春日野菜调查表”,分享会上孩子们积极分享野菜吃法。随后,生活坊变成“春日小厨房”,孩子们清洗野菜、修剪根须,学做荠菜饼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品尝到春天的味道,还学会使用小工具,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责任感。
眼睛里的春天:色彩与形态的盛宴
春菜的收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满眼都是绿色的春天,那么春天还有哪些颜色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拿着“色彩寻宝卡”在幼儿园里寻找答案:嫩绿的柳枝、黄绿的草坪、鲜红的山茶花、白如玉的玉兰花、粉色的樱花和垂丝海棠,原来春天是五颜六色的。
鼻子里的春天:芬芳的记忆匣子
收集花瓣时,孩子们总忍不住凑近闻一闻:“樱花是甜甜的香味!”“玉兰花花瓣也有香香的味道。”同时又有了新想法:“能不能把香味也留住呢?”于是,香包制作应运而生。
孩子们在美工区挑选喜欢的干花,混合薄荷、艾草等香草,小心翼翼地塞进绣着小花的布袋里。深吸一口气:“哇,比妈妈的香水还好闻!”他们还把香包挂在自然角、阅读区,让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耳朵里的春天:自然的交响乐团
“春天有声音吗?”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手拉手走进小区。刚出大门,乐乐就竖起耳朵:“听!小鸟在说‘春天来啦’!”走在林荫道上,树叶沙沙作响,一一兴奋地喊:“这是大树被风吹动的声音!”孩子们手上拿着风车转动的“呼呼”声吸引了大家。回到教室,孩子们并用图画记录听到的声音:“小鸟叫在树上”“树叶响在路边”“风车转在的声音”。原来春天是这么的热闹!
皮肤上的春天:触觉的温度密码
户外活动时间,一阵大风突然吹起,孩子们边追边喊:“风来啦风来啦!”正是这个小插曲,开启了孩子们对“风”的热烈讨论。“春风是什么样子的呢?”“风在哪里呢?为什么看不见它?”
为了“抓住”风,孩子们带着塑料袋在操场奔跑。当袋子被吹得鼓鼓囊囊时,会兴奋地大喊:“我抓到风了!”感受着春风带来的惊喜。而回到教室,又继续探索“人造风”。孩子们用扇子扇、用嘴巴吹、用吹风机吹,看着纸条飘动、风车转动,终于明白了“风是空气在跑步”。
这场触觉探索,让抽象的春天变得真实可触。孩子们在与风的亲密接触中,不仅感知到风的温度与力量,更在一次次尝试与发现中,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用小小的手掌触摸到了春天独特的密码。不同的触感刺激着孩子们的触觉神经,探索着春天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在这个春天里,我们与孩子一起走进自然、主动探索,忙着寻找园子里的小嫩芽,忙着欣赏花朵的娇嫩与美丽,忙着感受春风拂过脸颊的温暖……大自然带来的惊喜孩子不断的延续着,孩子们将继续探索大自然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